欢迎来到在华韩国创新中心(KIC中国)!
人物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量子科学>人物介绍

孙昌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12-08 18:42:00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1-12-08 18:42:00

孙昌璞

 
孙昌璞博士,1962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992年于南开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从事研究。1990年和1992年先后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和教授,1995年成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任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2010年8月起任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三世界)院士。他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以及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孙昌璞特别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6次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他指导的研究生有5人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和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Director Fellowship。
 
孙昌璞院士长期从事量子物理、数学物理及量子信息基础理论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被引用5000余次,H因子为37。其中q-变形玻色子的工作是该领域国际上三个开创性工作之一,获美国ISI“经典引文奖”。该论文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Papers most cited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articles》。美国《科学》于1995年专刊介绍中国科学发展,提及了这个工作。基于这个研究,他用代数方法构造了杨-Baxter方程新解,并由此发展了基于原子自旋波激发的量子存储方案。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先后发展了两种量子绝热近似方法的非绝热修正理论和诱导规范场理论。十多年后,人们从实验角度开始关注和应用相关的理论观念,孙昌璞等也由此提出了类似斯特恩-盖拉赫实验分离手性分子的理论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初,孙昌璞建立了量子测量和量子耗散的因子化模型,发现具有内部关联的环境出现量子相变时,与它耦合的系统的退相干会被显著增强。他于2006年预言的这种量子临界环境的动力学敏感性,在2008年后被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和中国的5个实验所检验和证实。他还提出了与电荷量子比特耦合进行纳米机械振子致冷的主动机制,德国冷却LC介观电路的实验原理与此一致。他与日本理化学所合作发现,反演对称性破坏的约瑟夫森多结系统,会形成循环跃迁结构的三能级人工原子。日本和德国联合实验证实了这种人工原子的存在。最近,他研究了低维纳米结构中单光子的传输和探测,探索了人工光合作用的量子相干效应。